Search

【己之所欲,也不一定要施於人】

「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你好」是多少人心中的...

  • Share this:

【己之所欲,也不一定要施於人】

「我所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你好」是多少人心中的重擔,對自己不好的,我們當然盡全力去抵抗,但如果自己不喜歡,但卻又是以愛為名、希望你接受的呢?​

Gary Chapman是一位牧師、主持人,也是一位作家,他提出「愛的五種語言」,也有人簡稱為「愛之語」,分別是:肯定的言詞、精心的時刻、接受禮物、服務的行動,以及身體的接觸。​

我們都想被愛、被關心,但要怎樣才能讓我們感受到呢?是收到禮物,還是被讚美?愛人的一個溫暖擁抱,又或者是對方煮了一頓豐盛的晚餐,把家裡打掃的乾乾淨淨的、等你回家?​

「要怎樣你才能感受到我的愛」​

或許你特別偏好其中某項,也可能每個都很喜歡,但可以確定的是,大家的答案不會都一樣,也就是─你覺得好的、喜歡的、可以讓你感受到愛的,我不一定覺得好、也不一定覺得喜歡、更不一定因此感受到愛,反過來也是一樣。​

一直用錯誤的方法,不,精確的說,應該是「對方無法感受到愛的方法」去愛、去對待,不僅可能浪費了這份愛,還徒增對方莫大的壓力。更糟的是,因為這份壓力是「以愛為名」,如果不接受,就對不起別人的好、辜負了人家的愛,到頭來誰都不好受。​

雖然「己所不欲、勿施於人」,但或許,你想要的,也不一定要強加在你愛的人身上。​

註:雖然我不是來幫牧師打書的(他應該夠有錢了不需要我幫忙😝😝😝)但「愛之語」確實是個有趣、可以了解自己的途徑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自行上網作測驗,雖然原版是英文,但也能找的到中文版哦!也可以請你的愛人、伴侶、家人做做看這個測驗,幫助了解彼此愛的語言🥰🥰🥰


Tags:

About author
not provided
*現任壹電視兼任主播 *聯絡請來信[email protected] *IG歡迎追蹤ginneua *索取簽名照請寄回郵信封至114台北市內湖區行愛路141巷48號 趙惠雯收
View all posts